首页 > 三防建设
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--“5·12全国防灾减灾日”知识宣传
发布时间:2025-05-13 浏览次数:

2025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主题为“人人讲安全、个个会应急——排查身边灾害隐患”。作为人员密集的重点区域,校园安全关乎每一位教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。为进一步提升教职工灾害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,我们结合地震、强降水、火灾等常见灾害场景,整理了这份实用指南,希望全体教职工共同学习,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,筑牢校园安全防线。

一、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与意义

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立,自2009年起,定于每年的5月12日。设立“防灾减灾日”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,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、后事之师,更加重视防灾减灾,努力减少灾害损失。

二、图标及含义

图标以彩虹、伞、人为基本构图元素。伞状弧形蕴含防灾减灾“以人为本”的理念和呵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标。彩虹寓意着美好、和谐的生活。双人执伞代表全民携手、共同参与防灾减灾。“5·12”代表每年5月12日为国家“防灾减灾日”。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。

三、常见的灾害类型

气象灾害:干旱、暴雨、洪涝、台风、寒潮等。

地质灾害:主要有地震、滑坡、泥石流、崩塌、地面塌陷、地裂缝等。

海洋灾害:风暴潮、海啸、海浪、海冰、赤潮等。

生物灾害:有病害、虫害、草害、鼠害等,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也属广义的生物灾害。

四、灾害应对

五、关注防灾减灾

 生命重于泰山,防灾避险于未然!灾难常常不期而至,掌握防灾知识,做到防患于未然,多一份生命保障。让我们共同关注防灾减灾掌握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,提高安全防范意识,构筑起一道抵御灾害的坚实防线,珍惜生命守护美好家园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